固定式粉尘检测仪是工业环境(如矿山、化工、建材厂)粉尘浓度监测的核心设备,需通过规范安装确保监测数据精准(误差≤±10%)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,规避因安装不当导致的监测失效或安全风险。安装需遵循“点位科学、操作合规、防护到位”原则,具体规范如下:
一、安装前准备:夯实基础条件
现场勘察与合规核查
勘察安装区域的粉尘特性(如粉尘类型、浓度范围、粒径分布),确认检测仪量程(如0-100mg/m³或0-1000mg/m³)与现场适配;核查安装点供电条件(通常为220V AC或24V DC,需匹配设备功率≤10W),确保供电线路具备防粉尘、防腐蚀保护(如穿镀锌钢管);同时确认安装区域无强电磁干扰(远离变频器、高压设备≥5m),避免信号漂移。
工具与备件准备
准备安装工具(电钻、扳手、水平仪)、固定配件(膨胀螺栓、支架,材质优先选304不锈钢,防腐蚀)、防护材料(防水密封圈、防尘罩,适配IP65及以上防护等级设备);提前核对固定式粉尘检测仪说明书,确认安装尺寸(如壁挂式设备安装孔距、重量≤2kg),避免配件不匹配。
二、点位选择:确保监测代表性
核心点位原则
优先选择粉尘易积聚、人员活动密集或设备关键区域:
产尘源头(如破碎机、输送带转接处):安装在产尘点下风向1-3m处,高度与产尘源平齐或略高(1.5-2m),确保捕捉粉尘扩散初期浓度;
作业区域(如车间操作工位):安装高度1.2-1.5m(人体呼吸带高度),间距≤10m(粉尘浓度均匀区域)或≤5m(浓度波动大区域);
排风管道:若监测管道内粉尘,需安装在管道直线段,避开弯头、阀门,探头插入深度≥管道直径1/3,确保接触主流粉尘。
避开干扰区域
禁止安装在通风口、门窗附近(避免气流直吹导致数据偏低),远离水滴、油污滴落处(防止设备短路或检测元件污染),避开振动剧烈区域(如泵体旁,避免探头松动影响检测精度)。

三、安装操作:规范流程与精度控制
支架固定与设备安装
采用壁挂式或立柱式安装:壁挂式需用膨胀螺栓固定支架(螺栓规格M8,钻孔深度≥50mm),支架需水平(用水平仪校准,偏差≤1°);立柱式需将支架固定在地面(混凝土基础厚度≥100mm),确保支架稳固(晃动幅度≤2mm)。设备安装时需贴合支架,用螺栓紧固(扭矩≤5N・m,避免过度拧紧损坏外壳),安装后设备与垂直面夹角≤3°,防止检测元件倾斜导致采样不均。
探头安装与防护
检测探头(如激光散射式探头)需垂直向下或水平朝向监测方向,探头表面与气流方向夹角≤15°,确保粉尘颗粒有效进入检测区域;探头外需加装防尘罩(孔径≤0.5mm,防止大颗粒堵塞),若安装在潮湿环境(如雨季户外),需加装防水帽(倾斜角度≥15°,避免积水渗入)。
四、接线调试:保障设备正常运行
接线规范
断电状态下接线,电源线与信号线(如4-20mA模拟量、RS485通讯线)分开穿管(间距≥10cm,避免信号干扰),接线端子需压接牢固(裸线长度≤5mm,避免短路),多余线缆需整理收纳(避免缠绕),接线后用防水胶带密封端子盒(适配户外或潮湿环境)。
调试与校准
通电后检查设备指示灯(电源灯常亮、运行灯闪烁为正常),通过上位机或设备按键设置参数(如采样周期1-5s、报警阈值,按现场安全标准设定,如煤矿行业报警阈值≥10mg/m³);用标准粉尘样气(如已知浓度的滑石粉气样)校准固定式粉尘检测仪,确保检测值与标准值偏差≤±5%,校准后锁定参数,避免误操作修改。
五、后期防护与记录
防护措施
户外安装需加装遮阳棚(防晒、防雨,棚顶距设备顶部≥30cm),定期清理探头防尘罩(每周1次,用压缩空气0.2-0.3MPa反向吹扫,禁止用水清洗);设备外壳需定期检查(每月1次),若有腐蚀、破损需及时更换配件,确保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。
安装记录
记录安装位置、日期、操作人员、设备编号、校准数据,形成安装台账,便于后期维护与溯源;安装后需试运行24小时,确认数据稳定(波动幅度≤±3%)、报警功能正常(模拟超标时能触发声光报警或通讯信号),方可正式投入使用。
固定式粉尘检测仪的安装需通过科学点位选择、规范操作流程、精准调试校准,结合后期防护,确保设备监测数据精准可靠,为工业粉尘防控与人员安全提供有效保障。